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3月30日07:55
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一批有识见的文学批评家,对一些在基层打拼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集中研讨。这是夯实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基础、繁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举措。 中国未来文学的辉煌不但在于##作家是否能够真正地潜进生活中去,而且在于基层作者崛起并成熟起来。这些长期在基层打拼的作家能否健康发展,不但在于他们能否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还在于他们能否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否对自己的创作具有充分的自觉和追求。这就需要有影响、有识见的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深入”和“跳出”的矛盾,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创作形成正确判断,不仅对自身的长短优劣有清醒的意识,而且要发挥优势,克服不良倾向,在艺术上有更自觉的追求。有影响有识见的文学批评家的介入,有助于这些长期在基层打拼的作家脱颖而出,同时也为那些还在基层不懈努力的普通作者指明方向。 应当说,中国作协的这一重要举措是对那些长期在基层打拼的作家的极大鼓舞。如果好的基层作家作品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重视和肯定,那必将影响他们的发展,使他们的创作长期处于自发的、寂寞的状态,甚至导致他们才气的泯灭。没有一批又一批青年作家涌现出来,就不可能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的局面。文坛如果总是那几个老面孔晃来晃去,难免会死气沉沉、后继乏人。 长期以来,一些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过多地关注有影响有名气的作家作品,很少关注基层作家作品。他们习惯锦上添花,而忽视雪中送炭。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学批评界还严重存在不敢冒险、缺乏担当的保守心态。文学批评界应当更有胆识、更有担当、更有时代责任感,要勇于、乐于发现、举荐那些文学的新秀,尤其是长期在基层打拼的文学新秀,让文坛成为一潭活水。 中国作协的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历来特别注重向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文学倾斜,如今又关注和推选在基层打拼的作家作品。中国作协为几位长期在基层打拼的作家作品召开研讨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若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必将有力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熊元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