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3月23日16:4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雷锋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关于他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为新鲜饱满的艺术形象绝非易事。作家黄亚洲通过长篇新作《雷锋》,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尝试。3月20日,中国作协在京举行了长篇小说《雷锋》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和平,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等出席会议。数十位作家、评论家以及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研讨会。 李冰在会上谈到,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用文学的形式反映雷锋的##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对雷锋精神已经不那么熟悉,甚至常常还有些怀疑,有些误解。雷锋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是雷锋精神,这是必须让全社会广为熟知的。 李冰指出,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学应该用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去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的模范人物,用以净化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近年来,广大作家已经创作出一大批高扬主旋律的作品,其中不乏英模题材的作品,黄亚洲同志的长篇小说《雷锋》就是一个代表。这部作品用文学的形式生动展示了雷锋的不平凡历程,展示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精神和品格,再##给人以教益和启迪。希望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回应社会的期盼和需要,更多地书写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正在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地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创作出更多的作品,通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等各种体裁,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 张江谈到,作为一个对雷锋事迹比较熟悉的读者,长篇小说《雷锋》让他获得了新的感悟。他说,这部作品为我们阐述了“雷锋为什么是雷锋”,让我们了解到雷锋如此坚定、纯粹、执著,他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起点是什么。沿着这个追问,作者不吝笔墨,用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铺叙了“庚伢子”的苦难童年,由此引出一个“从苦伢子到好战士”的完整历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雷锋的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雷锋,很好地平衡了文本的纪实性和文学性。他同时表示,辽宁拥有关于雷锋的丰富创作资源,但还呼唤着更多更精彩的文艺作品。希望作家艺术家们到辽宁来,到“雷锋”、“郭明义”中寻找灵感,用艺术的魅力,让人民的英雄回归人民、贴近人民。 柳建伟、万伯翱、包明德、梁鸿鹰、施战军、何镇邦等评论家在会上先后发言。他们谈到,多年以来,对雷锋的了解和认识已经趋于固定化和概念化,民众也希望了解到一个更真切和生动的雷锋。长篇小说《雷锋》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方法,鲜活地展现了雷锋短暂而真切的一生,赋予这位主人公更加感性可亲的人格,将雷锋的影响力渗透到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对雷锋的事迹耳熟能详,而作者依然能够发掘出新的角度,原因就在于作者更注重使人物“活”起来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变成雷锋作为年轻人的成长故事,以此来还原雷锋的文学生命。无论是这部作品,还是它所反映的雷锋精神本身,对文学工作者都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为了创作《雷锋》,几年里黄亚洲不但走访了雷锋当年居住和生活的许多地方,还找到了雷锋当年的战友和同村伙伴,与他们倾心交谈。黄亚洲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雷锋,雷锋精神归根到底就是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业精神、敬业精神,这些精神特质是穿越时空的,过一百年也照样蓬蓬勃勃。创作《雷锋》的目的,是要打开一扇门,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学而比较方便地接近雷锋,接触到这个名字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地感受雷锋或者接受雷锋。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作家就有所满足了。 记者还在会上了解到,中国作协与人民日报社将开展第五次合作,联合组织“与雷锋同行”征文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文学工作者的踊跃参与和共同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征文作品,对全社会学雷锋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文:黎华 摄影:杨云)
|